孩子厌学怎么办——家庭教育揭秘帮助你
走进咨询室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大多数都是以厌学:上课听不进去、不想写作业、不想看书、烦躁、不愿意提起和学习有关的话题等为表现形式出现。表现形式还有长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叛逆、与老师对抗、交往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当家长看到这些现象时首先是急躁、训斥、唠叨、讲道理,或者是不知所措。有些家长因此患上神经官能症,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我觉得我都有病了,看见他不学习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烦躁、发脾气”。
家长们要认识到一点:只要是个学生就没有自甘落后的,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愿意被人看不起的。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落后了呢,而且我们有的孩子看上去还无所谓。这里就不做详细解释了,只告诉大家这些是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惹的祸。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人、成才。
每个孩子都像一片与众不同的树叶,天下没有任何一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同一个环境,他们虽有共性,但也有他们个人独特的一面,因此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的,是因人而异的。在有些多子女的家庭里,父母用同样的教育方式管教子女,有些孩子就很健康,有的孩子却会出现以上的表现,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这些都说明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有些家长文化不高,也没有学过教育孩子的方法,可是他们的孩子却成为了人才,我们只能说这一对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恰好合乎这个孩子的个性特征,这样的成功一定有他们的合理之处。
以上说到的是要表明,对孩子的教育是要人性化,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人除了衣、食、住、行以外,还有情感的需要、被欣赏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被认同的需要、被需要的需要、被指导的需要等。
在成功的教育范例中,有赏识教育、有较严格式教育、有宽松式教育、有引领式教育、有启发式等教育模式。同样,在失败的教育案例中也有这些教育方式。
这是为什么呢?我在个案的探索中发现,有这样几个原因:
1、有些家长对于这些教育方式的理解有偏差。比如:认为严格就等于训斥、打骂;赏识就等于没有原则的夸奖;宽松就等于放任不管;指导就等于没有情绪感受的讲大道理;
2、有些家长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对于度的把握不到位;还有夫妻两人的教育理念严重不一致,都会使孩子在认知层面产生混乱;
3、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情感交流不到位,只是在用一些所谓的教育方法对付孩子,孩子在心里不能接受;
4、有些家长把自己的关注点完全专注在事业上或其它方面,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很少陪伴孩子,甚至对孩子很不耐烦,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5、有些家长之间感情不和或单亲家庭,家长自顾不暇,无法顾及孩子的需要,这样的孩子会产生自我评价低的现象。这样的孩子要么很自卑,要么会和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在一起学会喝酒、抽烟、打群架,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自我,他们会走向两个极端;
6、有些家长自己的认知偏差比较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层面的建立,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人格障碍,人际交往能力比较低,很难适应一个群体和社会大环境。
以上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厌学、网瘾、过度叛逆、交往障碍等问题。
如果您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我建议您找一找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结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问题就是家庭问题的显现,孩子不是带着个人的问题,而是背负着家庭系统的问题。
在咨询中有些家长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认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自己的,应该就事论事解决孩子自己的问题。这样的家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识不到也不想去意识到;第二种是不愿意也不敢承认是自己的错,这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家庭的悲哀。
我们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个性特征?他喜欢什么样的交流方式?不能接受什么样的交流方式?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率比较高?他有些什么样的目标?等等。当家长把这些弄清楚了,方法自然而然就有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