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案例
社交恐惧症的集体治疗
2011-10-25    青岛若水心里咨询有限公司

来访者,女性,18岁。其个性比较忠厚老实,平时也鲜有外出机会,因此几乎没有朋友。自幼父母对其各方面要求甚高,小学时曾因头发染色被父亲在公共汽车上当众教训,从此她做事就很紧张,害怕出错。高三时,有男生向其提出交朋友的愿望,从此害怕见到那个男生,整天提心吊胆。这种状况持续了两个月左右,后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几个星期后,又发生了相同的事件,从此她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由害怕那个男生,发展到害怕每一个异性。之后从此不敢与异性正视,甚至连喘气都不敢,其他同学的类似事件也让她害怕。脑子里总有一些可怕的念头,连家人都害怕。

 

初诊 结合来访者的情况,安排如下:首先明确诊断,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1],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因来访者情绪比较抑郁,并有过自杀念头,咨询师首先帮其树立治疗的信心。给来访者举了相类似的案例治疗成功的例子,向其说明这类问题治愈的可能性。其次,商定治疗方案。建议来访者参加社交恐惧症集体活动班,向来访者说明参加集体治疗的几点益处:①她的痛苦程度比较深,治疗的愿望迫切,适合集体治疗对来访者的要求;②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她治疗,让她从中体会到与人交流的快乐,为克服恐惧心理提供正强化。经过以上介绍后,来访者决定听从咨询师的建议。并且承诺在每日的集体治疗后完成当天的反馈材料。

集体治疗  分成六次三个阶段

前三次为第一阶段:讲解心理疾病发生的机制,纠正来访者的错误观念。来访者在反馈材料中反映:通过讲解自己对自身病态的认识提高了:自己从小就对一些不吉利的事特别忌讳,参加追悼会后好几天都不敢说话,不敢看书;听说甲肝流行就出现作呕、胸闷等症状,这些都是病态心理的表现。从小家庭对其采取过于保护、严厉的教养方式,导致其从小就失去了与人交际的机会,因此她处理人际问题比较稚嫩,以致收到一封情书就一下子崩溃。虽然在治疗中来访者也偿试着与异性交流,但还是很紧张。虽对治疗有信心,但克服“怕”的过程是艰苦的,其在反馈材料中也反映了一定的消极态度。咨询师首先对她积极与异性交流的行为进行表扬,鼓励她继续实践,建议她在与人交流时只注意交流的内容,不要考虑其他无关的因素。

第二阶段指导来访者通过实践,克服“怕”的心理。在来访者对病因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习以治惊”为原则,用实践来克服“怕”。鼓励来访者对害怕的人和事多听、多接触,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一旦有了克服“怕”成功的例子,就会给其一个正强化,提高治疗的信心,实践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症状也会随之逐渐消失。来访者在其反馈材料中谈到了她实践的情况:在活动的过程中,她看到一个男学员起来倒水,她就开始胡思乱想。她赶紧提醒自己中断联想,虽然当时感觉不自然,因为习惯的思维方式被打乱了,但大约十分钟后,马上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这是她第一次尝到抵制习惯思维的甜头,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倍增。咨询师立即鼓励她继续努力,并建议她在治疗班上讲述自己的治疗心得。

第三阶段是最后一次活动,巩固实践阶段。在症状改善甚至基本消除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心理疾病产生与自身个性缺陷的关系,说明改造个性的可能性,只有逐步改造、完善个性才能获得疗效的巩固。要求来访者继续消化疏导疗法的理论方法,并经常检验自己思维方式的合理性。来访者表示要坚决与自己的错误想法做斗争,并努力改造自己过于拘谨的个性。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玉山路隆基花园1号楼2单元602   电话 0532-86946938  邮箱 1726015325@qq.com  鲁ICP备:140170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