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
内向与外向的区别
2018-05-04    青岛若水心里咨询有限公司

内向与外向的区别

2018-05-04 张俊杰 

 

       内向和外向是一种粗略的分类方式。两者内部又可以依据不同维度(如神经质)做出更进一步的分类,且大多数人是“既内向又外向的”,。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人(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在某些场合很内向,不多说一句话,也不多做一件事;但在另一些场合,则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不知疲倦地做,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这样,简单的内外向判断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不过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试着归纳出一些典型的内外向者(上图中的两端)之间的不同,来帮助我们思考“内向者如何突破诸如社交障碍、常常没有精力等的瓶颈”这一问题。

 

 精力的来源

内向者的精力来源于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等。他们常常需要一个安静的、适于思考的地方,在那全面思考问题,并使自己精力充沛。
外向者的人精力来源于外在世界,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和事物等。他们如果缺少与他人或外界的联系,就可能体验到孤独和精疲力尽的感觉。
举例而言,同样参加一个聚会,外向者可能很少在聚会后立即离开,他们会问:下面我还要做什么?并且试着跟着某群人前往另一场party。而内向者则可能会如释重负地说:“这次聚会真棒!但我很高兴它终于结束了。”而后转身回家。

 

 精力恢复的方式

内向者精力消耗得较快,需要休息和独处来恢复精力,从思想、观念和情绪等内部世界中获得精力;而外向者则精力消耗得较慢,且可以在与外部世界的种种互动中迅速恢复精力、获得活力。
相比之下,内向者比外向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精力,而精力的消耗却又比外向者更快。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内向者是蓄电池,他们需要花较多时间独自静静地充电,然后由于用电器械(环境刺激)而快速消耗掉所积蓄的能量;而外向者是太阳能电池,他们从太阳光的照射(环境刺激)中获取能量,同时能量的消耗也比较慢。

 

 偏爱的刺激强度

内向者有较高的内心活动水平,通常对刺激较为敏感,对外界较少刺激有较大的反应,因而常要减少外界刺激,以降低不适感;而外向者则相反,他们对刺激不那么敏感,较多的刺激才能“激活”他们,因而常会主动寻找更多外部刺激、追寻刺激体验。
内向者觉得刺激少正好,如当他们一个人读书、跟好友聊天、戴耳机听音乐等的时候。内向者在假期更喜欢安静地读书而非参加各种派对,主要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跟一百册书相比,一百个人太刺激了。外向者则更喜欢结识陌生人、音响放得震天响、参加各种派对等。刺激太少或只有内部刺激,对外向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可以听着录音机、看着电视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必须寻找图书馆里安静的地方看书,并且还要用耳塞堵住耳朵来隔绝“噪音”。

 

 对刺激的反应时间

有关大脑神经传导通路研究表明:(1)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有较多的血液流向大脑,而较多的血液流量表明了较多的内在刺激;(2)内向和外向的人血液流动的通路不同:内向的人的血液通路更为错综复杂,较多集中于内部。简而言之,外向者思考的路径较短,能够快速做出较多反应,而内向者思考的路径较长,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做出回应。

常见的情况是,外向的人能够在聚会上频繁切换话题左右逢源,好像什么都知道,但是内向的人却总是欲言又止。这一般是因为,外向的人习惯于边说边想(甚至先说后想),对与错不太重要,而内向的人习惯于思考好后再说,更重视谈话的“质量”。

 

 对事物探索的深度与广度

内向者喜欢对较少的事情作更深的了解,他们往往限制外部经验,但对每一经验都有较深体验。而外向者则喜欢了解更多的事物——许多的朋友和经验,对任何事物都知晓一点,却不怎么深入探寻,从外部世界了解的事物常常不会扩展其内在世界。

内向者喜欢深度,喜欢将要思考的问题限制为一个或两个,对其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否则就会感到压力太大;而对于外向者来说,广度,或者说多样性,才是他们所爱,生活就是寻找刺激、丰富体验,他们随时准备做下一件事。

内向者会在获取信息后再次思考它——像牛反刍,促进更进一步的体悟。他们更能够抵御诱惑、耐住寂寞、能将更多精力用于内心的思索。与之相反,外向者必须从外部刺激中补充精力,不停地“赶场子”、不断地寻求新异刺激,由于各种经历多而深入体会少,所以他们对事物的探索往往只能浮在表面。



或许,“社交障碍、常常没有精力等的瓶颈”并不存在,又或者它们的存在,并不需要我们特意去“突破”。
接纳自己的特质,也许会是一种适宜的选择。
如果一定要给出建议的话,我会说是:尝试培养自己的正念(mindfulness),即专注于此时此地(here and now)、体验式的、非批判性的觉知。
既不困锁于过去不顺的经历,也不执迷于思考虚构的将来,全身心投入当下的每一次活动中,不论是社交亦或者其他。

 

    

    青岛若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恐惧专家,周玮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理学和经济学双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首期心理临床治疗博士班学员,专业从事社交恐惧细分领域情绪处理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心理咨询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若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治疗了大量久治不愈,到处求助仍得不到救治的患者,治疗得到几乎百分之百认可------最专业社交恐惧症康复中心www.sjkjz.cn

      扫一扫关注社交恐惧公众号

    咨询预约方式  电话:0532-86946938或86715999 手机:13153208378(同微信) 社交恐惧治疗专家QQ:1726015325  恐惧症治疗QQ群:139677075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玉山路隆基花园1号楼2单元602   电话 0532-86946938  邮箱 1726015325@qq.com  鲁ICP备:140170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