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疗法
让病人暴露于能引起焦虑烦恼的各种不同的现实刺激性情境中,在暴露期间有目的有步骤地使病人产生最严重的焦虑反应,鼓励患者坚持到焦虑缓和为止,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叫快速暴露法,或称满灌疗法。快速、持续满灌法有时又称为集中练习,即反复暴露练习而没有太多的间歇时间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适应效果。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暴露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各种恐怖症。随访研究疗效比较持久,可以维持数年。
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在心理治疗时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
行为认知疗法
行为认知疗法的理论假设:焦虑中有心理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是一个三重的理论结构。所以无论是团体、家庭或者个体治疗,都要包括基于以上三个部分的技巧指导、心理支持以及防御复发的防御计划。首先从认知角度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源于自己的认知建构方式,进而形成建设性的自我观念,学会用正确、理智的观念(如:每个人都会犯错)来代替引起焦虑的想法(如:如果我犯了错误,我就是一个笨蛋),卸下习得的不现实和非逻辑的准则;其次使用系统脱敏法,对引起恐惧的情况做行为分析,把焦虑的程度按次序排列,建立一个焦虑等级层次,先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从引起焦虑程度最低的情景到能想象到的最严重的焦虑程度的情景进行系统脱敏,再通过指定作业,在疗程之外的实际社会情景种使用治疗中学到的技巧;最后,制定翔实的防御计划并将治疗中习得的技能概念化形成系统的结构以应对未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森田疗法
森田认为,由于患者对事、对人、对己过分敏感而产生的某些神经症状。患者大多数有一种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适,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常把自己正常变化如心跳快些等误认为病态,并集中精神注意这些表现,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使不适的感觉进一步增强,导致各种主观症状越来越明显。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惧症的指导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要接受社交中的“胆怯、紧张、心理不安”,这一既定事实,不再把其当作身心异物加以排斥,不再关注体察心理症状,而是要带着紧张、胆怯象正常人一样交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催眠疗法
精神分析师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挖掘病人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发病的根源,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态度及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和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这两种治疗手段。两者都包括对恐怖情境的暴露和脱敏。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像微笑、保持目光的接触、适宜的语调、如何接受赞美、提问、以及发现和回应同伴的情绪变化等一些社交场合基本技巧的学习应用去应对社交恐惧,甚至人为设计小型的社交场景来增加患者的社交经验。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着重纠正社交中的错误认知,综合了“暴露疗法”、“认知疗法”,突出团体治疗的特点。
团队疏导
运用团体的能量场,在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爱与信任的氛围,分享彼此的情绪与问题,在集体的智慧帮助下,在团体里一起走出社交恐惧的困扰。当众练习演讲、表演、唱歌、讲笑话等一直持续三个月直到彻底脱敏。这应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最快的消退症状的方法。此法由卡耐基社交训练法演变而来,经反复实践并发展而来,此为治标。即:怕什么就要去多接触什么,先从简单的能够接受的做起,注意配合一些东方式的方法。
音乐治疗
利用音乐打开心灵,在音乐里将内在的情绪发泄,将潜意识的东西调动出来,同时用音乐为心灵疗伤,给心灵提供能量;
心理剧治疗
通过角色扮演,在后期的恢复中和中期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在传统的方法基础上,运用超个人心理学的方法,治疗内在的伤害,同时开发自身的潜能和智慧,达到自我治疗与恢复,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性,享受最美的自己。
意义疗法
通过内在心理的发掘,寻找自己心灵的意义,一旦找寻到一个人的意义,可以应对任何困境;
家庭治疗
整合结构派、海灵格系统排列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的精华,对家庭模式和沟通方式进行分析和调整,从家庭动力场的层面来解决问题。
药物疗法
一些医学专家坚持使用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病是因为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除传统的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外,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因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双重作用,近年来被推荐用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特别是选择性52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目前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大约有以下几大类,按药物问世的先后顺序有:抗焦虑药(安定类)、不可逆性甲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类)、β受体阻断剂(以心得安为代表)、三环抗郁剂(以氯丙米嗪为代表)、四环抗郁剂(以马普替林为代表)、丁螺环酮、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以赛乐特为代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SARI)(以博乐欣为代表)、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类)。以上9种都可以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至于哪种药更适合于某个患者,当然要由医生认定。药物治疗只是暂时消除症状,治疗效果持久巩固,必须进行心理治疗,坚持生活锻炼。
社交技能自信心训练
采用模仿,扮演,角色表演和指定练习等方式,帮助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行为,减轻在社交场合的焦虑。通过团队交流、互动、合作训练,咨询师专业指导,让团队成员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成长中学会和周围的人平等交往,自主交往,主动交友,促进学员的实际交往能力,提高自信心,敢于在一群人面前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改变人际交往的认知,完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