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阅读
你就是你,不要只想当别人
2014-06-21    青岛若水心里咨询有限公司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生活在自己认知的恐惧里,而这种恐惧的来源,恐怕归根结底于我们小时候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心理暗示。只要我们稍加回忆,就会想起来,在很多小学课堂的教育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类似的问话:你长大后想成为谁啊?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成为科学家,想爱因斯坦一样;成为宇航员;像杨利伟一样翱翔宇宙;我要当老板,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当我们欢呼雀跃幻想着成为别人的时候,其实已经迷失了自己。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们不知道为谁而学,不知道为谁而工作,不知道为谁而生活,从小到大,无论是不谙世事还是走向社会,都被一种“做别人 ”的意识迷失了。在我们心目中,似乎只有别人是好的,只有别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到了后来,我们不但忘了自己,甚至开始惧怕认识自己,从而受到命运的摆布。

 

   猪说:假如 让我再活一次,我想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还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想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好似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在让我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人们永远在看着别人的生活,而惧怕看一看自己。这是挺有意思的一种现象,仿佛风景总在别处,总是羡慕别人。

 

   其实,每个人各自有自己的价值和长处,当你在看别人时,说不定别人也在看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是:只有我们敢于接受自己,就能真正做好自己,才能真正的把握好自己,在自己的工位上作出成就。

 

   在现代这个庸碌繁忙的社会里,羡慕别人、想当别人、成为别人、过别人的日子,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口头禅里,“你多好啊”“哪像我”“我多希望我是你”等话经常在无意识中脱口而出。殊不知,这些不经意的小小的羡慕正腐蚀着我们的意志,让我们越来越不能认识自己,越来越恐惧承认自己。

 

   很显然,这种“想当别人”的心态很容易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消极的影响,比如抱怨自己、打消自己的积极性、自卑等,从而让我们恐惧认识自己。这对我们自我定位乃至个人价值的发挥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玉山路隆基花园1号楼2单元602   电话 0532-86946938  邮箱 1726015325@qq.com  鲁ICP备:140170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