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医学研究发现,社会交往不仅对个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生命延续,同样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往被认为是现代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这里所说的“心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疗法,心理疗法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人际交往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疗法 。对于自闭症患者或者有自闭心理倾向的人来说,加强人际交往对于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精神受到重大创伤的人,如果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能较快从精神创伤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人的不良情绪仅靠自己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的疏导。人的状态处于压抑状态时,应有节制的发泄,把内心的苦恼向父母、老师或朋友倾诉。有的人担心内心活动说出来对自己不利,因而对谁都不愿意吐露,将自己关在狭隘的感情圈子里冥思苦想,这是有害健康的。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模糊的,旁人点拨几句,会使其茅塞顿开。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孤独对人体影响的实验。心理学家请应试者单独居住在一间完全与他人隔绝的小屋里,小屋里一应具有,完全达到坐享其成,睡想其福的生活。一开始,被试者感觉坐享其成很舒服,可是没过多久,他便拼命敲打墙壁,要求重会人间。
实验表明,一个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群体,失去了社会交往的可能,处于孤独境地时则会产生一种不安感和恐惧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接着,研究人员对大量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七成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特别是家庭不和睦、夫妻关系紧张。由此,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一再强调,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不生病。一个真正健康的人,除了身体健外,还必须包含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
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因为需要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都有合群的需求。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彼此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在此基础上,产生友爱互助、欢乐、依恋之情,满足其归与安全的需要。而一旦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内心的愿望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和赞许,就会从中吸取力量,得到鼓舞,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那么恐惧就自然不会从中作梗。
良好的交往意识是可以逐渐培养、磨练的 ,当内在的交往意识有了改善,与人沟通的质量也会有所改善。因此,我们应该要学会培养自己的交往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