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会谈到压力,好像每个人都有许多压力,我们为自己找借口,总是说:我压力太大了,我太紧张了,于是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生活在这个世界,很多人、很多事都会让我们感到很累,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压力太大或对压力产生的恐惧感。上小学的时候本应该是我们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却时常被烤压到喘不过气。高中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是否能考上大学,读大学了要考虑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并找到满意的工作,工作了要考虑结婚买房,结婚了要考虑培养下一代,压力会一直陪着你,直到地老天荒。
按照佛家的观点,人来到这个世界 就是为了受苦受难而不是享乐。现代人活得累,往往不是身体的累,更多是精神的压抑,即困惑或烦恼太多,而这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压力。压力一方面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去生存或实现自我价值,但压力太大又影响我们正常的精神活动,或者说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心理。
很多压力和很多让我们恐惧的事情,本来是并不存在的,完全是我们把他不断地放大,结果让我们的压力和恐惧放大。其实,我们在面临巨大压力时,也要学会问问自己: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当这个后果出现时,我你我能面对它吗?我能承担它带来的责任吗?往这方面一想,可能就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了。
其实,压力就是一种害怕改变或者尝试的反映,是我们逃避责任的借口,如果我们像重视恐惧一样重视压力,就可以把压力从生活中清除。
如果这个说法让你无法相信的话,下次当你遇到压力时,可以大声的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使我感到如此恐惧?我怎么会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我的力量被丢到哪里去了?然后试着找出使自己感到恐惧的原因。这时,你便会发现,原来压力只不过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正是这种主观感受打扰了内心的和谐和宁静,以至于产生恐惧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凯斯就主观幸福感曾提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心灵旺盛与心灵枯萎。心灵旺盛指人有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心灵旺盛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对生活感到满意,感到生活有意义,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心灵枯萎的人则相反。
人生的确有太多的压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被压力所累,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种种压力和恐惧呢?其实就是心态问题,动用你的主观力量,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压力,但能改变对压力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