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这种现象,总觉得得不到的是最好的,或者总是把自己失去的东西理想化,总觉得没有买下来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溜走的小鱼是最可爱的,错过的爱情总是最完美的。人的心理总是复杂的,就算生活给予再多,也不会觉得自己拥有很多,依旧会羡慕那些自己没有的,或已经错过的。因此,也常常会拿自己的不足同别人比较,于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和别人拥有的东西,对自己失去的则诚惶诚恐。
萧伯纳曾说:“你可曾知道,人类总是高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的价值。”渐渐地,人们便开始羡慕别人的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毫不在意,却对自己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于是,人们便开始惧怕失去。
对失去的恐惧,来源于把失去的东西理想化。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别人拥有某种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就会产生羡慕甚至是嫉妒之情。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和别人做比较,一般不能忍受自己的缺失。别人拥有时,总是希望自己也也能拥有,并且只有当自己和周围现有的水平一致时,心理才会觉平衡。如果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就会表现出失落的情绪,即使自己在其他方面比别人优秀,也始终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抱怨和遗憾。长期下去,总是执着于把失去的东西理想化,结果就容易造成我们心态失衡,最后因恐惧失去而总是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种种顾虑。
人们常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个道理其实等同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候,人们会沉湎于对别人的羡慕中,从而难以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同样美好。这使得当局者的我们对于自己的幸福总是习以为常,难以体会,比如我们比别人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比如我们父母双全,可以尽享天伦之乐。
我们之所以忽略自己的幸福,就是因为我们正处于这种幸福之中。而当我们一心关注别人外在的一些优势时,殊不知,对方也正羡慕着你所拥有的幸福。这样想来,我们对于那些失去的就没有什么课缅怀的,如此就更不用心生
芥蒂,甚至患得患失了。
永远不要把失去的理想化,否则你将永远无法从失去的阴影中走出来,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也便会因为曾经失去过而害怕再次失去,从而畏首畏尾,难以释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