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优秀或者恶劣,但是这种不太客观、公正的评价会使我们不敢去重新认识自己,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的取向和自我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因此,不要恐惧对自己进行评价,相反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创造自己的价值,我们必须做好自我评价。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人们在做出自我评价的时候,会出现对自我认识的恐惧而出现一些偏差。比如,有的人喜欢把自己评价得过于完美,有的人则把自己评价得过于失败。那些自认为过于完美的人时常陶醉在这种虚荣的世界里不能自拔,逐渐地就会恐惧重新进行自我认识;那些自认为过于失败的人,就很容易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从而更不敢正视自己。这两种人,都会因为恐惧自我认知而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认识自我,其实就是客观的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潜力。因此,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又要认识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通过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就会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真正价值,,从而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克服自我认知的恐惧,从而重新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呢?
1、根除自负心理。自负的人对自己过于自信,无论面对任何人,他们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无论面对任何事情,他们都觉得胜券在握。实际上,他们想大多数人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过于自信,甚至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这些人具有非常严重的虚荣心,在虚荣心的控制下,他们恐惧清醒地认知自我,另可自我欺骗,自认为“唯我独尊”。
很显然,这种自负心理基于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恐惧,这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他们很容易无视别人对他们的不满和提醒,终日沉浸在自我满足中,对一切名利都要据为己有。这样的人得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对他们的不满和蔑视。
这就需要我们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根除自负心理。只有将自负心理根除,我们才能对自己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
2、要学会看轻自己。看轻自己,并不是刻意贬低自己,而是要时常谦虚一点,不要给别人一种过于自信的感觉。既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更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不把自己当回事,就是一种自卑,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就是典型的自负。适度的轻看自己,是一种中庸,既不自卑也不自负。这样一来,
我们才能重新客观地认识自己。
3、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这似乎是一种人类的共性,不加以克服,就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绝境。的确,这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不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这就使得我们产生自我优越感,甚至傲气十足、自以为是。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从而无法再对自己做出客、真实的评价。
这就要求我们在挖掘别人的缺点的同时,还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