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布洛赫在《死亡研究之旅游》中说:“人们会避开最后的恐惧吗?其实这根谈不上恐惧。如果一个健全的人临终绝望,有时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恐惧一变而为罕见的好奇,换句话说,以知道死亡对自身作用为乐事。因为死亡本身是一场固有的巨大变革,它会令人产生激情。上述好奇之心把徐徐落下的一幕,一变而为慢慢开启的幕布。”
这段话听起来晦涩难懂,但是其实就是在表达一个道理:只要你懂得活着的意义,死亡也就同意拥有意义,那么死亡就不可怕。《士兵突击》里有一段话说:“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玛丽40岁时,被医生诊断患上了恶性肿瘤,只能活3 个月了。虽然这时的她不是风华正茂,但也正当盛年,人人都为她感到可惜。然而,玛丽却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并着手为自己准备后事。
玛丽时常亲自请来时常去拜访的牧师为自己主持丧礼,她还告诉牧师自己希望在丧礼上呤咏什么韵文,原意穿什么样的衣服下葬。她还不忘记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圣经》也葬在身边。一切按安排妥当后,牧师起身亲吻了躺在病床上德尔这位坚强的女人,然后准备离开。
“请稍等一下!还有一件事!”玛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兴奋地叫住了牧师。“我差一点忘记最后重要的一件事,我希望埋葬时右手拿着一支餐叉。”玛丽大声地告诉牧师。
牧师以为自己听错了,先是站在那里愣愣地盯着玛丽,然后终于开口问:“请问您说什么?”
“很奇怪,是吗?”女人问。
“的确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要把刀叉下葬的,你的要求把我弄糊涂了!”牧师回答。
玛丽开心的解释道:“每次我去单位的餐厅吃饭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当菜盘收走时服务员俯身说着:‘请把餐叉留着。’我很喜欢这一时刻,因为这意味着:我将要吃到更好的东西了,比如巧克力糕或苹果馅饼。”
牧师为眼前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女人感动了,两个人都流出了欢乐的泪水。牧师知道,虽然这可能是他们两个人活着的时候相见的最后的一面,但他同样了解到一点,玛丽比任何人都理解天堂的含义。在她眼里,迎接死亡就是迎接更美好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女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她把等待死亡看成一件更加美好的事。
于是,玛丽快乐地接受了死亡,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很多人惧怕死亡,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痛苦的生活过。同一事物,完全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比如对于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为自己还有半杯水而庆幸,悲观的人为自己只有半杯水而叹息。这就是说困惑的人之所以困惑,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看到它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