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恐惧、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
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可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身体的各部分积极地动员起来,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的因素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折的的就是不良情绪。长期情绪忧郁、恐惧、悲伤、嫉妒、贪求、惊怒、紧张的人比精神状态稳定的人容易患一些不适之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哮喘、慢性胃炎、青光眼、癌症等等,妇女还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医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胃肠疾患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心理性因素引起的头痛在各种头痛患者中占80%到90%,而不良心理因素、七情郁结、精神过度紧张或忧郁悲伤,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所以。摆脱不良情绪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专家认为:良好情绪的“医疗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医生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胜利者的伤口,总是要比失败者的伤口好得快;没有精神负担的病人,要比有精神负担的痊愈得快。一个人患病之后,如果充满信心,具有毫不惧怕、敢于同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则能加速健康,在治疗过程中,用药量小即可,或不用药而愈。反之,若意志消沉,情绪沮丧,则无力驱邪,病后缠绵不愈,或致恶化,且多产生并发症。
快乐是通往心灵安详的要道,乐观精神是治疗心病的无形妙药。医学家认为,乐观、开朗、愉快、喜悦的情绪,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促使皮质激素与脑啡肽类物质的分泌,使肌体抗病能力大犬就是说,用乐观的精神取代不良情绪,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说明,出来快乐的情绪可以悦心而外,没有一种药剂是可以通过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