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忙碌的都市人群来说,节假日真是必不可少的救赎。可我们需要怎么睡、怎么玩、怎么吃,才能真正享受我们的假期,获得一趟有益的深度休息?
你真的会休息吗?身边朋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致如下:睡觉、打游戏、晒太阳、旅行、看偶像剧、跟朋友喝咖啡聊天……看起来大家都对自己的休息方式很自信。但是,每当长假临近尾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非但没有获得休息之后的满足和轻松感,反倒觉得倦怠、沉重,甚至对即将来临的工作日充满焦虑与排斥?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休息的精髓,或许就会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NO 无限制谁懒觉
“每天起早贪晚,到了周末,一定得好好睡一大觉补偿自己”的念头大概每个人都有。对于平时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在休息的时候适当多睡一会儿,也的确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但如果你打算将那周末48小时的主阵地都放在床上就大错特错。因为它会让你错过最好的休息方式:让身体动起来——对于广大办公室一族来说,最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除非那一周五天你干的是扛大包之类的体力活儿),而是让平常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
YES 运动一下身体
运动,其实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从人类的进化史来看,大脑本身就死在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只有运动,才可以使更多新鲜血液携带着大量氧气通过大脑,给到大脑丰富的养分,同时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还可促进重要的情感神经化学物质(如著名的内啡肽)的分泌,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
爬山、走路、跑步之类的运动方式都不错,但要选择对于自己来说适度的运动。杨永晓建议:“对于2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快走比跑步更加适合,且最好一次运动的时间在40分钟以上。运动的强度以感觉到轻度的呼吸急促、心跳略微加快、周身微热、面色微红、身体出些微汗为宜。”
NO 刺激肾上腺素的游戏
有些宅女们也爱玩游戏:沉浸在修仙或者格斗的世界里也许会转移掉一些在工作中积累的压力,让心情得到暂时的缓解;赛车或者足球赛之类的游戏则经常让身体的肾上腺素飙升,让人觉得又high又爽,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放松,因为大脑仍旧在高速运转。在工作日,我们基本被围困在电脑和办公桌之间,长期“多动脑,少动身体”,头脑成了全身最累的器官,到了休息时,如果仍然将大脑绑架在紧张的游戏情结里,无疑是走向休息的反面。而且花了大量时间继续保持坐的状态,也耽误了让身体动起来的大好机会。同理,躺在床上看一天的电影也是一个道理——它们没有让我们的脑子得到该有的休息和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