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案例
感觉有七八个自己
2011-10-02    青岛若水心里咨询有限公司

求助者姓名:   青青(化名)    性别:     年龄: 15   单位:   中学初二         

住址:    富春江路         

紧急联系人:  女士   咨询日期:   2011619日晚6007:00

1.求助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感到有七八个不相统一的自己而感到痛苦。

2.主述和自我陈述:

主述:一个学期以来,心情烦躁,晚上回家,就感到讨厌白天在校的自己,感到活着无意义;与父母的沟通无效,得不到理解,学习成绩下滑情绪低落,主动前来求治。

个人陈述:

1)近半年来,感觉白天在校时有七八个自己,有时开心、有时伤感、有时虚伪、有时愤怒……回到家,就很讨厌白天的自己,有时想把自己勒死。

2)有时不喜欢同学间的玩笑,但是会不由自主凑上去和同学说笑;有时忽然大笑,惹得同学惊讶和反感。

3)感觉自己很虚伪。

4)有时跟父母交流,父母以“这些不是你现在的年龄应该考虑的问题”为由而拒绝听下去,求助者在家中没有倾诉的对象,得不到社会支持。

5)听到过同学背后的议论,很在意,也“辟过谣”,比如有同学说她家中有宝马车,求助者生气,努力平了谣,但后来又有别的谣言,感到很无力。

6)想到过自杀,但是一想到自杀的痛苦,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7)跟父亲沟通稍好,佩服父亲敢作敢当,决定和实施的事不后悔。但父亲不常在家。

8)母亲强势,按照自己的想法让求助者做事:比如吃饺子一吃一个礼拜,求助者说不想吃,母亲也坚持让其吃。

9)班主任是男士,从没有跟班主任交流过。

10)班里没有朋友。

11)讨厌班级同学的八卦。

12)喜欢漫画书《飒漫画》,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如果在她看的过程中 有人夺走了书,感到自己会发疯。

13)上课时听不进课,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是听不懂,而是没有在听;自己在想什么,也说不清楚。

14)曾极力想摔死一只小动物,感觉自己残忍。

15)很多时候不愿意去上学,愿意自己呆在家里。

3. 咨询师的观察:该求助者仪表端庄,身材挺拔气质佳,业余时间参加舞蹈和模特的训练。主动求医,意识清晰,叙事条例,着装整洁,有自知力。 问及其能看到的自身的优点时,求助者对自己评价是一无是处。自己崇拜的人是林肯。

4.相关资料:(1)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得了全班倒数第一。(2)有写日记的习惯,但自从有一次发现 有人偷看了她的日记,就再也不写了。(3)幼儿园时暗恋一男生,小学六年级时有一次和该男生凑巧碰到一起写作业,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从此打消了暗恋的念头。(4)有一好朋友,因为自杀倾向和厌学,而辍学在家。

5. 上述资料可靠性:可靠。交流坦诚开放。但不愿意母亲介入咨询。说到与同学的交流时,对自己的附和别人的言行的讨厌心情溢于言表,几次叹气,低下头。谈及母亲的强势时,能从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说到母亲也是为自己好,不想和母亲争执不想惹母亲生气。求助者写出漫画书的名称时,字体漂亮、规则、有条理。

6.评估与诊断:(1)根据并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意识清晰、主动求助、心理过程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没有幻觉、妄想等症状,可排除精神病;(2)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如每次考试成绩比较差等,逐感到自己的无能和自卑;父母对之缺少赞美,不与之交流等导致了安全感的缺失,以致在漫画书中寻找安慰和精神归宿。本案例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因为本次为第一次,对电脑里的测试不熟。要在下一次的咨询时,做心理测试,比如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等,以进一步确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倾向性质。(3) 求助者正值青春期,霍尔把青春期看作“大动荡”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会有心理的闭锁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关注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和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自我意识在青春期的紊乱和不统一。一方面对价值条件化产生抵触和阻抗,另一方面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肯定鼓励和指导。 如果成人的指导缺失,容易导致安全感的不足。

7.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无明显生物原因;

2)社会因素:求助者在学校没有朋友,没有可以进行交流和倾诉的对象;

对班主任缺乏信任,得不到班主任的指导;

家长对求助者的倾诉采用了“堵”的方式,导致求助者情绪的无法宣泄。家庭精神支持的缺失对求助者缺乏安全感、在集体中有疏离感有很大的关系;

求助者日记本被偷看,导致其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信任危机;

求助者唯一的朋友因自杀和抑郁倾向,辍学回家,唯一可倾诉的朋友也离开了她。

3)认知因素:求助者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严格,提出初中要达到9项全能的要求;

在遇到对母亲的行为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也能理智地分析母亲行为的目的,但内心有强烈的压抑;

认为有不同的自己如开心、悲伤、狡猾、虚伪等,自己就是坏人,一无是处,对自己有全盘否定的错误信念;

对于别人的称赞持怀疑和不接受的态度,认定都是虚伪的,感觉不到别人的夸奖是真诚的。

8.问题关键点:症状的表层是与同学的疏离,对同学友谊的怀疑,以及对母亲不再需要的理解,而背后的实质是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和理解,最需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导致求助者的安全感缺乏,以及对社会的不信任。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玉山路隆基花园1号楼2单元602   电话 0532-86946938  邮箱 1726015325@qq.com  鲁ICP备:14017067号-3